top of page
養生保健,健康生活,由此刻開始。
和我們一起認識中醫,擁有更好的自己
(分享只供參考,中醫務必辨證論治,有病請咨詢醫生,擅自模仿用藥,後果自負)
搜尋
為何要“春夏養陽”?
在中醫理論中,“春夏補陽”是“春夏養陽”養生原則的核心內容。這並非字面上簡單理解為“補充陽氣”,而是順應自然規律,保護和利用好春夏兩季自然界旺盛的陽氣,來溫養、壯大我們自身的陽氣,達到強身健體、預防疾病(尤其是秋冬易發病)的目的。 其背後的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
志華 馬
6月2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流鼻血食療方
蓮藕1個洗乾淨,去皮,把白糖塞進蓮藕每一個孔裡面,第二天白糖溶解,流出蓮藕汁液,早上空腹,喝下這些甜甜的汁液就好。蓮藕可以切片,煮開水滾一滾,再吃。如果不吃也可, 關鍵是喝蓮藕白糖汁液。每天堅持這樣做,流鼻血能斷根,不再復發。 這是經驗方,百試百准!
志華 馬
6月23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馬齒莧的食療作用
馬齒莧,又名酸莧、瓜子菜、長壽菜、五行草等,因“其葉比並如馬齒,而性滑利似莧”,即葉子形狀像馬齒,氣味像莧菜而得名。生於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中國大部分地區均產。夏秋二季採收,略蒸或燙後,曬乾,生用。 從外觀上看,它的葉青、梗赤、花黃、根白、籽黑,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都...
志華 馬
4月30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當季水果——桑葚
桑葚功效 《本草綱目》中記載:“桑葚搗汁飲,解中酒毒、利水氣、消腫滋陰補血,用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頭暈目暗、耳鳴失眠、鬚髮早白等。”桑甚也有生津潤燥、烏髮明目、生津潤腸、養顏美容的功效,有一定的美容價值。 桑葚在這個季節最當時,5~6月份基本沒有新鮮桑葚吃了 。桑葚的藥...
志華 馬
2月2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食物中毒案例
今天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日子。 女兒早上空腹吃了昨天買的蛋糕,吃完肚子不舒服,拉肚子,早上到診所有點頭重,沒精打采,到中午吃不下,欲吐吐不出,頭暈。到5點左右嘔吐出來,人似乎輕鬆一點,但過不到2分鐘,馬上感覺肚子痛,手腳痙攣,抽搐,臉、嘴唇周圍也麻痹,上嘴唇上縮,全身無力。我馬...
志華 馬
2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出汗怎樣才是病?有什麼後果
天氣越來越炎熱,正常運動情況下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是水液代謝形式之一,如《靈樞經·五癃津液別》說:“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尿與氣。”這種情況不必擔心。 但有些人在空調房靜坐,也大汗淋漓,睡覺期間,也流汗濕透衣服,稍微動一...
志華 馬
2024年6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雨水養生
馬志華 雨水,是春季的第2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必生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此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雨水節氣三候是:“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古人認為雨...
志華 馬
2024年2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身體什麼情況下需要檢查?
最近看一些病,我告訴病人不必檢查身體,但病人有點不相信,還是要檢查,認為檢查清楚再給醫生看會準確一點,其實,傳統中醫從古代五千多年前發展到現在,很多疾病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就可以診斷。根本不需要檢查,有些病是一目了然的,更不需要檢查就可以診斷治療。記得初中中文課本就有《扁...
志華 馬
2023年11月1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乾咳食療方
今天跟大家分享秋天養生:乾咳食療方 秋天天氣乾燥,容易耗津傷液,出現口乾、鼻乾、痰黏、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很多人感冒咳嗽,咳嗽無痰,乾咳。可以用以下食療方: 1. 西洋菜杏仁枸杞豬骨湯 做法:西洋菜1斤,南北杏仁15克枸杞15克水3公升左右,煲豬骨湯,煲1小時左右,僅...
志華 馬
2023年11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長期服用中藥傷脾胃嗎?
最近經常有一些人問:凡藥三分毒,經常服用中藥會傷脾胃嗎?對這個問題回答,必須一分為二,不能一概而論。今晚就這個問題做詳細解答。 《黃帝內經》將中藥根據毒性的大小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四類,並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
志華 馬
2023年10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