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養生保健,健康生活,由此刻開始。
和我們一起認識中醫,擁有更好的自己
(分享只供參考,中醫務必辨證論治,有病請咨詢醫生,擅自模仿用藥,後果自負)
搜尋
為何要“春夏養陽”?
在中醫理論中,“春夏補陽”是“春夏養陽”養生原則的核心內容。這並非字面上簡單理解為“補充陽氣”,而是順應自然規律,保護和利用好春夏兩季自然界旺盛的陽氣,來溫養、壯大我們自身的陽氣,達到強身健體、預防疾病(尤其是秋冬易發病)的目的。 其背後的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
志華 馬
6月23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瑪卡高麗參燉魚膠
高麗參20克 魚膠100克 豬骨3塊,瑪卡15克,生薑3片 燉出來的湯有瑪卡的芳香,有高麗參的參味沁人心脾,有魚膠的潤滑而沒有腥味,有豬骨湯的甜味,這個湯補氣養血,滋陰補陽,氣血雙補,太好吃了,也特別大補!但注意一次不能多吃,半小碗大約100毫升左右足夠了。燉一次,夏至前...
志華 馬
6月23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祛濕通絡食療湯
天氣潮濕,很多人疲倦乏力, 膝關節腫痛,夜裡睡覺抽筋,有的人甚至走路沉重艱難。給大家一個祛濕通絡治療湯 薏米 30~50克 桑枝30克 五指毛桃30~50克 煲豬骨湯,用5~6碗水(大約1公升~1.5公升水),大夥煮滾,再慢火煲1小時左右,加點鹽即可。這足夠3~4個人食用...
志華 馬
2024年5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春筍
筍味甘、性寒,具有清胃熱、肺熱之功效,能改善胃炎嘈雜感和支氣管炎、喘咳痰多之症,因而在食治食養中廣泛應用。唐代孫思邈《千金翼方》中就記載:“竹筍性味甘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力。”春天竹筍的長勢是最快的,就像青春期裡竄個子的孩子,它帶著一股生發之氣,《本草求原》:“竹筍,甘...
志華 馬
2024年3月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雨水養生
馬志華 雨水,是春季的第2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必生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此時春風遍吹,冰雪融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雨水節氣三候是:“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古人認為雨...
志華 馬
2024年2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天天靚湯,預防勝於治療——當歸生薑羊肉湯
新年快樂! 元旦佳節,天氣雖涼,與親朋好友一起品嘗暖暖的湯,暖胃又暖心 【當歸生薑羊肉湯】材料和製作方法:羊肉500克,當歸5克,生薑5片,加鹽適量,水2公升,煲1小時即成。 功效:當歸有補血養血的功效,羊肉養腎氣,溫補氣血,生薑驅寒暖胃,此藥膳具有暖身驅寒,增強免疫力,補...
志華 馬
2024年1月2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冬至補什麼?
養生健康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則是順應陰陽變化即“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夏順從生長之氣以蓄養陽氣,秋冬順從收藏之氣以蓄養陰氣。“春夏養陽”,即養生、養長;“秋冬養陰”,即養收、養藏。在冬令進補,就是趁冬天精氣伏藏之際,補益精氣,以使來年春夏生長之氣充沛旺盛,苛疾不起。...
志華 馬
2023年12月19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乾咳食療方
今天跟大家分享秋天養生:乾咳食療方 秋天天氣乾燥,容易耗津傷液,出現口乾、鼻乾、痰黏、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等症狀,很多人感冒咳嗽,咳嗽無痰,乾咳。可以用以下食療方: 1. 西洋菜杏仁枸杞豬骨湯 做法:西洋菜1斤,南北杏仁15克枸杞15克水3公升左右,煲豬骨湯,煲1小時左右,僅...
志華 馬
2023年11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長期服用中藥傷脾胃嗎?
最近經常有一些人問:凡藥三分毒,經常服用中藥會傷脾胃嗎?對這個問題回答,必須一分為二,不能一概而論。今晚就這個問題做詳細解答。 《黃帝內經》將中藥根據毒性的大小分為大毒、常毒、小毒、無毒四類,並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
志華 馬
2023年10月2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蓮子淮山枸杞豬骨湯
新鮮蓮子150克(乾的蓮子50克即可) 新鮮淮山1條 枸杞15克 黨參10克 豬排骨1條 做法:先煮開水,把排骨焯水,把所有材料加進去,加水2公升,煮40分鐘,加點鹽即可。 功效:補腎健脾,寧心安神。 適應症:脾虛 大便稀爛...
志華 馬
2023年8月31日讀畢需時 1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