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藥多一樣少一樣的差別和後果

  • 作家相片: 志華 馬
    志華 馬
  • 2023年8月2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也許考試壓力,這次咳嗽,痰白,難咳,胸悶,氣促,耳鳴,眼花,視物灰朦,眠差,脖子酸,僵硬,拖延難愈,1月5日用了華蓋散加減(紫蘇子10克 麻黃10克 杏仁15克 陳皮10克 桑白皮10克 赤茯苓15克 炙甘草10克 赤芍10克 當歸10克 路路通10克 蒼耳子8克 石菖蒲10克 白蒺藜10克 葛根30克 柴胡8克),由於考慮到有脖子酸,僵硬的感覺,所以加了葛根,柴胡,下午考《中醫眼科學》,臨去考場前喝了一碗藥,竟然到考試不到半小時,開始氣逆上沖,咳個不停,甚至反胃,急忙沖往廁所嘔吐,嘔吐完還不行,還不停咳嗽,直到考試結束沒有停過1分鐘。咳到頭暈腦脹,幾乎完全不會思考,最簡單的知識點也似乎忘記了,心情特別鬱悶,真想大哭一場。


晚上吃完飯還是不停地咳,想想還有1劑藥,去掉柴胡,葛根,再煲來喝。於是1小時後煲好藥,趁熱喝下,從喝第一口藥開始,就感覺整個人舒服很多,咳嗽基本止住了,而且感覺耳聰眼明,晚上也能睡個安穩覺,6—7日基本不咳嗽,可以全身心覆習婦科和外科學。由此我深深感悟到:原來我還是虛寒,由於加了葛根,柴胡,更加寒,脖子酸痛,僵硬還是感受風寒,還是要溫通經絡,祛風祛邪才能緩解,不能死讀書,以為項背強痛就可以用葛根配合柴胡即可解肌,雖然葛根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但由於葛根和柴胡性寒涼,有表證發熱才可以用,而我,虛寒,用了葛根30克,量大,更加重了體內寒涼之氣,而且我對於中藥的藥性反應特別敏感,只要藥不對癥,即刻反胃嘔吐,氣逆上沖,反而咳個不停。去掉這兩種藥後,喝下藥即刻感覺舒服病除。


由此我也想到上個月一個病人,本來糖尿病,腎炎,胃潰瘍,嘔吐4個月,輾轉3個醫院還沒止嘔,最後我一張藥方治好她,後來她由於糖尿病叫她平時可以食療,由於葛根有降血糖的作用,於是她用葛根煲豬骨湯吃,只吃一次,過一個小時後就發冷,嘔吐不停,真令我感到莫名其妙。現在終於明白了她為何嘔吐的原因,也許她體質也是虛寒,吃了葛根更是加重寒涼之氣,更是令她反胃嘔吐。


所以中醫遣方用藥,必須嚴謹,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多一味藥,少一味藥,是否恰當,效果適得其反。這件事一定要記下,引以為戒。對於後學者,我相信也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寫於 2017-1-14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陪伴的缺席:一道無法愈合的傷

最近治療一個15歲少年抑鬱症,我百感交集,思緒萬千。傾聽著他憂傷地傾訴,也跟著淚流滿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他從幼兒園開始練習寫字,母親對他嚴格要求,一個字反覆寫七八次,他認為可以了,母親還是不留情地把他的寫字本撕碎。他開始感受到壓力,寫字本被母親撕碎的瞬間,孩子的世界就...

 
 
 
打破“中醫慢郎中”刻板印象,從臨床案例看中醫的速效與優勢

作為一名中醫師,最大的欣慰莫過於看到患者解除病痛、重獲健康。近期接連收到的患者反饋,不僅充盈著我的內心,更以鐵一般的事實印證了一個常被誤解的觀點:中醫絕非“慢郎中”,只要辨證精準、用藥得當,其療效之速、改善之顯,絲毫不遜於現代醫學,甚至在某些領域展現出獨特優勢。這些真實的臨...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