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志華 馬

“心主噫”的臨床應用

已更新:6月13日

我10月3日回汕頭老家,有個自稱患了怪病的56歲女人找我治療。症狀:六年多來總是憂心忡忡,總發惡夢,疑神疑鬼,怕冷,但大汗淋漓,總流在頭面部,心悸,噯氣,眠差,發作時控制不住閉著眼睛想睡覺,不想見人,不想做任何事,心煩,老公上班時,可以整天關門睡覺不吃飯,不想動,壓郁,煩躁不安,臉色微黃微腫,眼神飄忽不定。舌淡胖,脈沈,大便溏,小便色白。西醫診斷神經官能證,中醫診斷怔忡。中西醫治療未見成效。


我抓住總想睡覺,心煩,脈微細,怕冷,想到《傷寒論》“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診斷她少陰病。病至少陰,腎陽虛衰,故怕冷,陰盛於下,虛陽上擾,則心煩;心腎陽氣衰微,神疲不支,只想要睡覺為根據


《靈樞·九針論》:“五藏氣:心主噫,肺主咳,肝主語,脾主吞,腎主欠。”五臟之氣失調,各有所主的病症:心氣不舒發為噫氣,肺氣不利發為咳嗽,肝氣鬱結發為多語,脾氣不和發為吞酸,腎氣衰憊發為呵欠。患者總是心煩,噯氣,正是“心主噫”的具體表現,《素問·宣明五氣篇》其所論“五氣所病”首論“心為噫”。“噫”,《說文》言“飽食息也”,故今人多以噯氣言,歸於脾胃氣機上逆而致。《脈解篇》雲:“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可見,心為噫,噫歸心主。她脈沈,怕冷,小便白,陽虛不堪,腎水不能與心火相濟。《傷寒論》“少陰病,脈沈者,急溫之,宜四逆湯。”而患者大便溏,怕冷,陰盛於內,真寒於內,外有假熱,故大汗淋漓,總流在頭面部,病有陰陽離決之勢,我給通脈四逆湯,處方:制附子20克(先煎40分鐘) 乾姜30克炙甘草20克 3劑


患者服用一劑,第二天晚上給我打電話:“精神好很多,可以跟你說話了,要不整天想睡覺,什麽事都不想理。”第三天晚上給我打電話:“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服藥後很舒服,心沒那麽煩了,我這個病6年多了,沒有一個醫生治得好,服用你開的2劑藥,眼睛能睜開,頭面部也沒有那麽多汗了,已經好很多。太感謝了。”最近微信聯系基本正常,樂觀開朗,生活充滿陽光。


“心為噫”屬於鬱證範疇,多見於胃神經官能癥。中醫診斷怔忡。《傷寒論》辯證是少陰病。這類患者都有不同程度情緒抑鬱的臨床表現,暖氣因精神刺激誘發或加重。還有一個最為有用的鑒別方法是,看其噯氣是否可以自主或受暗示。暖氣由內臟植物神經支配,是“不由自主”、無法由意志控制的,但部分這類患者卻可以由本人的意志控制暖氣,欲噫則噫,欲停則停;部分患者噯氣明顯受到暗示影響;或有部分患者以手按壓胃脘輒噫,不按則不噫,等等。而本例患者是不由自主,沒辦法控制自己噯氣和情緒,而且總想睡覺,我想“心為噫”從《傷寒論》角度辯證是屬於少陰證,是少陰心腎虛寒,病機是陰寒內盛。格陽於外,治法宜破陰回陽,通達內外。所以效如桴鼓。另外溫通心陽,開心竅,補心氣也是治療“心為噫”的有效方法。


2019年10月19日星期六


15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