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志華 馬

讀《傷寒論》體會

已更新:2023年8月27日

初讀《傷寒論》不禁對原文的辨證謹慎,用藥精當,描寫精細而驚嘆不已。不愧為歷代經典!活人救命之書!學習《傷寒論》我更深深感受到細致謹慎的辯證是多麽重要,稍有差錯不但治不好病,更可能演變成他證,甚至危及生命。而用藥要因人而異,針對不同體質不同癥狀對癥下藥。現以我自己這段時間親身經歷的談點體會。


由於這段時間學習方面感到壓鬱而悶悶不樂,5月20至21日出現胸悶,口苦,咽幹,目眩,甚至渾身酸痛,感覺很疲倦,晚上我先拔罐瀉熱,根據我身體狀況又完全符合少陽病證條文所述,於是我照書開了小柴胡湯,藥方如下:柴胡20克黃芩15克 黨參15克 姜半夏15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3片 大棗4粒,桂枝15克


三碗水煲剩一碗,晚上喝下。到半夜,卻出現寒熱往來,有時冷的有點顫抖,我又喝下姜茶,接著有點發熱,渾身流汗。我想,少陽證禁汗禁吐禁下,我發汗是否錯了?但小柴胡證里又這樣記敘: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我把人參改為黨參,加了桂枝,以致發汗,而我平時用桂枝一般用5克至10克,這次用15克,到底是否有錯?


第二天早上起床渾身酸痛和目眩消失,口苦咽幹好轉,但脖子兩側腫脹,幾乎不能轉動,我真感到奇怪,大便有點里急後重的感覺,而且早上拉了3次,胸還是有點悶,似乎邪已傳入大腸,一時間自己有點茫然。剛好上《方劑學》,順便請教於老師,我說我懷疑桂枝用得太多,才會出現發汗和脖子腫脹的情況,他說:“你沒有用錯,你現在還是個柴胡湯證,不過現在要用大柴胡湯。桂枝15克應該不會過多。”


但我還是半信半疑,我感覺既然不會過多,怎麽會發汗,怎麽會脖子兩側腫脹僵硬?但我清楚自己的體質,多一點少一點對我的身體都有很大的影響。由於時間關系,也沒時間再用大柴胡湯,而到第二天(5月23日星期六)回家再用小柴胡湯加減:柴胡15克 黃芩10克 黨參10克 半夏10克 炙甘草10克 生姜3片,大棗3粒 白蒺藜10克 牡蠣30克 白芍10克


3碗水煲剩1碗,我只是服用1碗,諸癥消失,感覺舒服。


由此我想,只要對癥,何必完全照書的用量。我21日那天晚上我渾身酸痛,所以先拔罐,已經是先瀉熱,我雖然還有點微熱,不應該用桂枝15克,顯然用完之後有點發汗,怕冷,但我又喝姜茶,這可能又引起邪熱內傳,以致脖子兩側腫脹和大便里急後重的感覺。這都是我用藥照搬硬套的結果。


所以《傷寒論》所寫的條文真是經驗之談,我們不僅要認真掌握文中的辯證用藥經驗和方法,也要根據具體情況辯證施治,不要死讀書,照搬硬套,否則就有可能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


寫於 2015-05-27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看病需要多少個療程?

裴一中是明末醫家,字兆期,浙江海寧人。世醫出身,撰《裴子言醫》一書序言:學不貫今古,識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寧耕田織布取衣食耳,斷不可作醫以誤世!醫,故神聖之業,非後世讀書未成,生計未就,擇術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專習,窮致天人之理,精思竭慮於古今之書,而...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