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嶺南醫藥學會大帽山中草藥考察活動圓滿成功——專家帶隊探索本土藥用植物資源,呼籲加強保護與研究
- 志華 馬
- 6小时前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5年11月23日,香港嶺南醫藥學會組織了一場富有意義的大帽山中草藥資源考察活動。活動於當日上午8時45分在荃灣地鐵站B出口集合開始,學會理事會員共同乘坐的士前往大帽山半山腰,自上午9時起沿山路徒步攀登,展開了一次深入的中草藥野外識別與學習之旅。
本次考察由副會長馬志華及秘書長郭天霖帶隊,吳振武醫師做導師,並特邀對香港本土植物有深厚研究的劉啟文博士擔任指導。劉博士雖已85歲高齡,仍精神矍鑠,沿途如數家珍般為大家講解路旁各類中草藥的形態特徵、功能主治及拉丁學名。在劉博士的引導下,參與會員認識了包括少花龍葵、紫花香薷、香茶菜、銅錘玉帶草等在內的六十多種中草藥的生長分佈與藥用價值。
少花龍葵全草可入藥,性寒味微苦,歸肝、肺、腎經,具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可用於治療高血壓、咽喉腫痛等症。紫花香薷為沿途分佈最廣的草藥之一,具發汗解暑、利尿、散寒濕等功效,是治療感冒暑熱、吐瀉的常用藥。香茶菜花非常細小,用相機放大,形態像精緻的繡花高跟鞋一樣,非常漂亮 。這種香茶菜則具清熱利濕、活血散瘀、解毒消腫之效。铜锤玉带草,为桔梗科铜锤玉带草属植物铜锤玉带草Pratia nummularia (Lam.) A. Br. et Aschers.的全草。這種草形態真的像銅錘一樣特別精緻好看,具有祛风除湿,活血,解毒之功效。主治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目赤肿痛,乳痈,无名肿痛。這種草我第一次見到,太特別了。劉博士不僅介紹其中文名、科屬與主治,更準確說出每種植物的拉丁學名,其淵博的學識令參與者深感敬佩。
此外,劉博士所培養的兩位碩士生也隨行協助,他們雖非中醫藥專業出身,但憑著對中草藥的濃厚興趣,每週堅持上山研究,以專業相機細緻記錄植物形態,並積極與會員交流,其熱情與專注令人感動。
中午12時30分,隊伍順利登頂大帽山。大帽山因山形似古代官帽得名,素有「大霧山」之稱,為香港最高峰,山上自然與文化資源豐富。參與會員在山頂合影留念,稍作休息並簡單用餐後,繼續沿途考察至下午3時方結束行程。
黃紅勢監事長,李吉蘭總務等會員們都認為這次活動不僅加深了大家對香港中草藥資源的認識,也深切感受到本土藥用植物研究與保護的重要性。劉啟文博士數十年來深耕香港中草藥的調查與教育工作,其專業素養與奉獻精神堪稱楷模。然而,如他一般深入了解並致力於傳承本土藥用植物知識的人才稀缺,許多珍貴的中草藥資源尚未得到充分保護與利用,令人遺憾。
參與醫師表示,作為中醫藥從業者,應積極走入自然,實地考察學習中草藥,提升專業認知。同時,社會也應更加重視中草藥資源的系統調查、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支持相關人才培養,共同守護香港豐富的天然藥用植物寶庫。
是次考察不僅是一場學術實踐,更是一次自然與文化的深度探索,為未來中草藥的研究、教育與保護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與啟示。
香港嶺南醫藥學會馬志華 供稿
2025年11月23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