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偶感

  • 作家相片: 志華 馬
    志華 馬
  • 2023年11月27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11月25日參加第十二屆龐鼎元國際中醫藥研討會: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全球化暨香港大學中醫學院二十五周年院慶,出席會議的演講嘉賓來自德國的,美國的,澳洲的新加坡和國內和香港的著名教授,其中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首席腫瘤針灸師陸衛東博士分享針灸在美國的發展,已經有50個針灸學院遍佈美國28個洲,腫瘤科使用針灸為腫瘤病人治病達到76.5%,尤其是癌症末期用針灸為病人減輕痛苦,效果立竿見影,備受美國人歡迎。聽了他的發言,我想:我們中國人癌症晚期病人仍然在尋找外國的特效藥,而特效藥超級昂貴,為了一個生命,不惜代價,很多家庭因為一個癌症病人搞到傾家蕩產,仍然不相信中醫針灸可以幫到他們,實在遺憾。晚上回到家,剛好有個癌症晚期病人家屬求救,患者嘔吐不止,疼痛難忍,她告訴我:為了醫治老公,搞到家貧如洗,前天借了2000元為老公買藥,我開了藥方給她,沒有收她診金,再轉1000元幫助她,心裡仍然感慨萬千,不是滋味。即興寫下以下七絕以記之。


偶感


馬志華


國術漂洋被青睞,

針康醫院遍洲開。

華人遺棄尋靈藥,

喪盡家財蠢可哀。


2023年11月25日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打破“中醫慢郎中”刻板印象,從臨床案例看中醫的速效與優勢

作為一名中醫師,最大的欣慰莫過於看到患者解除病痛、重獲健康。近期接連收到的患者反饋,不僅充盈著我的內心,更以鐵一般的事實印證了一個常被誤解的觀點:中醫絕非“慢郎中”,只要辨證精準、用藥得當,其療效之速、改善之顯,絲毫不遜於現代醫學,甚至在某些領域展現出獨特優勢。這些真實的臨...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我們這個社會,有時竟像一個病態的迴圈場域——部分人對財富的追逐,已然僭越了倫理的底線,陷入一種近乎相互“投毒”的異化狀態。然而,真正的文明絕非如此。文明的基石,根植於對每一個個體生命的尊重——尊重他人,也珍視自己。衡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其尺規並非指向強者的光環與表演,而是...

 
 
 
仁心為懷,任重道遠

轉眼回鄉9天就結束了。 看到家鄉父老鄉親飽受病痛折磨,千里迢迢從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等地四面八方趕來求醫,那一雙雙渴望健康的眼睛,那一張張焦急的面容,讓我深感責任重大。儘管每日從早上8點忙到晚上10點,三餐匆匆,午休全無,但我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我知道,每一分鐘的付出,都...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