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病人來看病首先問我:“你的專業屬於哪一科?” 我有時真的不知怎麼回答。在香港,中醫多以全科應診。于我而言,“全科”二字,並非意味著“樣樣皆松”,而是必須樣樣精通的責任。它要求我無法對任何一類疾病說不,每一個專科都必須認真學好,每一種病痛都必須深入鑽研,以全面的中醫思維,恪守“辨證論治,對症下藥”的古訓,以一顆“將心比心”的赤誠,對待每一位把健康託付的患者。 我並非神醫,無法在初見時便許諾痊癒的日期。當病人問我“多久能好”時,我最多的回答是“不知道,但我定當盡力而為”。然而,正是這份不輕易承諾的嚴謹,與全力以赴的堅持,讓“盡力而為”這四個字,在一次次的治療中化為了患者臉上的驚喜與欣慰。 在我的診室裡,每一個“專科”,每一個成功的案例,都是全科思維下整體辨證的成果: 面對被婦科不孕困擾多年的患者,我未曾自詡為婦科專家,只是潛心辨治。當喜訊接連傳來,有人問我,你是不是專長婦科?我說:“不是,我只是認真看病,有效果而已。” 面對被判定末期的腫瘤患者,我無力擔保治癒,只求減輕痛苦。但當他們中出現出乎意料的好轉甚至康復時,有人問我:“你是不是腫瘤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