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七絕三首

學習趙中振教授講解的《本草綱目》各論200講之可鮮吃的救荒野菜魚腥草、馬齒莧、蒲公英練習寫七絕三首:


《魚腥草》


馬志華


穗狀金花田地見,

心形葉嫩味腥甜。

消癰解毒排膿好,

潤肺饑餐益壽添。



《馬齒莧》


馬志華


馬齒形生故得名,

五顏六色系民情。

療瘍止痢消瘤毒,

做菜常償百病清。



《蒲公英》


馬志華


野徑荒坡處處家,

隨風播愛遍天涯。

祈求世上人康健,

抗瘤消瘡獻作茶。



【今日正午播放】可鮮吃的救荒野菜——魚腥草、馬齒莧、蒲公英

魚腥草

一聽到魚腥草這個名字,可能多少有些不討人喜歡。新鮮的魚腥草有一種獨特的味道,聞著腥氣哄哄的,像是魚的腥氣。

蕺菜原名蕺,始載於《名醫別錄》,列為下品。歷史上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發憤圖強,條件艱苦時挖野菜吃,其中吃的野菜就包括蕺菜。現在浙江有一座蕺山,因紀念勾踐在此采食蕺菜而得名的。

魚腥草也是我國衛生部在1989年規定的藥食同源的品種之一。因為魚腥草富含蛋白質、油脂、維生素等成分,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野生蔬菜。


馬齒莧

馬齒莧有個別名叫五行草:葉是綠色的、莖是紅色的、花是黃色的、根是白色的、種子是黑色的,正好是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都占全了。這點可以幫助記憶馬齒莧的特征,但和藥效沒有必然聯系。

馬齒莧不但中醫用,藏藥、傣藥、苗藥、維藥、壯藥、瑤藥、滿藥里也都有應用,是一個“廣譜的民族藥”。

蒲公英

蒲公英花是黃色的。成熟時,花瓣雕落而由冠毛組成一團毛茸茸的圓球,一陣風吹過,冠毛帶著瘦果,像一個小降落傘似的隨風飄揚。

蒲公英味苦、甘,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它列在了菜部。

有一個常用於治療疔瘡腫毒的方子叫五味消毒飲,五味藥中一個便是蒲公英。

蒲公英既常見又易得,能治病強身,還能食用,這是一味物美價廉、藥食兩用的好藥。

【小結】

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周定王朱橚主持編撰了一部《救荒本草》,這本書的目的是指導老百姓如何采野菜,用來充饑、度過荒年。書中記載414條野菜,每個條目下都有【救饑】一項,救饑荒之意。

最後我想大家吃菜還是要以日常的蔬菜為主,因為這是千百年來人們慢慢地篩選出來的。野菜可以做調劑,但不要把它當成主菜。

如果自己上山采藥采野菜的話,不認識的千萬不要亂采,更不能亂吃,其中也有不少毒草,需要小心謹慎。


寫於 2021-5-16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社區義診感懷

馬志華   銀齡矍鑠駐香江,  耄耋猶追鶴壽長。  草藥尤能調氣血,  毫針亦可暢陰陽。  懸壺未覺晨昏短,  濟世方知仁德彰。  縱使辛勞神態倦,  笑看橘井溢芬芳。   2025年4月6日

 
 
 
女人花

馬志華   如花似玉美嬌娥, 豆蔻年華奉獻多。 十月懷胎嘗苦累, 一朝分娩曆煎磨。 相夫教子家和睦, 敬業修身志不頗。 歲月滄桑人漸老, 余暉熠熠映山河。     獻給所有從豆蔻年華到年老,一生為家庭,為事業,為社會奉獻的女人花。㊗️ 各位健康快樂!青春永駐!永遠美麗如花!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