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家鄉人的呼喚

作家相片: 志華 馬志華 馬

已更新:2023年11月10日


昨天我收到一位親友專程寄到香港的錦旗,我思緒萬千,百感交集。

9月22日,我回老家,一位親友女性,61歲,左邊身體癱瘓,拄著拐杖,走路一瘸一拐,無力移動腳步,穿衣、洗澡都需要家人幫忙,生活沒辦法自理,兒子載她來找我針灸。我詳細問明原因:原來患者多年糖尿病,高血壓,3個月前由於打過期胰島素發生不良反應,引起嘔吐,喝水,吃任何東西都嘔吐。到汕頭某醫院治療,醫生建議她住院治療,期間幫她靜脈輸液,還有一個理療儀(具體什麼理療儀患者不懂)在頭頂吹,第二天,手腫脹,第3天全身腫脹無力,醫生進一步以肺炎治療,並要把她隔離起來,她兒子說:“我母親也沒有感冒咳嗽,怎麼會肺炎?”於是轉到另一醫院治療,醫院CT檢查發現急性腦梗,在該醫院治療24天,病情好轉,出院,但留下後遺症:左側身體腫脹無力,左手不能抬起,左腳走路拖地,拄著拐杖也走不穩,生活不能自理。知道我回家,馬上載來找我治療。但她怕服用中藥,所以這次沒有開中藥給她,只是針灸。我在家8天,每天幫她針灸,總共8次,終於可以丟掉拐杖走路,手能上舉,生活也能自理。由於她家庭經濟困難,我幫她8次針灸沒有收她一分錢,家人充滿感激,特意寄來錦旗感謝。我收到錦旗,也充滿感慨。看著這樣無辜的生命,只是嘔吐到醫院求醫,竟然治療成腦梗,醫生還不明白是腦梗,還要把她隔離起來,說是肺炎。幸好及時轉院,否則可能加上新冠肺炎未能搶救過來,請家屬收屍。記得清朝吳瑭在《溫病條辨自序》寫到“生民何辜,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假設無醫也,學醫不精,不假設不學醫也。”真不明白該醫院的醫生的診斷治療水準怎麼會如此令人恐怖擔憂?清朝吳尚先說:“一人生死,關係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內科專家張孝騫說:“行醫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病人把最珍貴的生命交給了醫院,醫務人員在工作中稍有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傷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醫療工作不能有半點馬虎和輕率。”所以我想某醫院的醫生到底是粗心還是診療水準太低,才出現這樣低級錯誤,每次回家,經常聽到這樣那樣的不幸消息,真的令人心寒!每次看到家鄉人的資訊:你快點回老家,家鄉人需要你,我不禁百感交集。是的,家鄉人需要我,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責任在肩。我也盡力不負家鄉人的期望,感謝大家厚愛支持!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耳鳴到底是怎麼回事?

3月15日下午接診一位17歲女孩,臉色蒼白,耳鳴3天,鼻炎2年,不停流鼻水,心煩,注意力難以集中。我問診完知道她因為為了減肥,晚上沒有吃晚餐一個星期,之後出現耳鳴症狀。我診斷她:氣血兩虛引起的耳鳴。並馬上幫她針灸,30分鐘後,女孩耳鳴基本好了,鼻水也不流了。精神好很多,臉的...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